主题: [转贴]怀疑同学偷钱 初中生齐施家法

  • 情亦潇湘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695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0/2/24 8:53:32
  • 来自:山西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翼城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怀疑同学偷钱,但因找不到证据,初中生竟集体玩起“家法”,对被怀疑者施暴。这是上周一发生在顺德勒流一所初中的一幕,目前施暴同学已被处以年级记过处分。心理医生表示,90后初中生希望树立威信的意识很高,需科学地引导。

事因: 不见钱认定一“嫌疑人”

初中生小于就读于顺德勒流某中学初三年级,在老师和同学眼中,他是学校的“风云人物”。认为谁也不敢欺负自己的小于在上周一突然发现,刚从家里要来的50元零用钱不见了!小于告诉记者,那天,他刚出去没多久回到教室时,就发现书包里的钱不见了。

是谁干的?小于巡视了周围,问了问同学,谁都说没有看到现场。“可他不一样,眼光闪闪躲躲,好像要避开我似的。”小于看到在旁安静坐着的小王(化名),突然认定,他就是偷钱的人。小于说,小王平日里人缘就不好,不爱出声,总是很沉默。

经过:全班同学齐施“家法”

下课铃声响了,老师刚走出教室,小于就使了一个眼色,让4名学生用身体堵住教室门口。这一个动作让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一件事,马上要执行“家法”了。于是,在异常默契地配合下,小于班上的同学将小王团团围住,一起用手“指证”就是他偷了大家的钱。“家法!家法!”同班同学齐声起哄,小于和其他同学跳出来狠狠地列数了小王的一单单“罪状”,身边的几名同学不时对他进行推搡。直到一名老师路过教室,“家法”才停住。该名老师发现,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指认小王偷钱,而小王只是低下头默默流泪。

老师:该同学偷钱确实没证据

该中学初三级曹老师告诉记者,当天学校就这件事专门找了小王谈话。“种种迹象表明,没有证据认定小王是偷钱的人。”曹老师表示,小王平日胆子小,容易受欺负。但这次钱是被偷了,还是丢了,都还无法确认。对于在学生中实行所谓的“家法”,学校早有耳闻。“就是一群学生围着某位同学,他们常常起哄,但只是小范围的推推拉拉,老师也不好说什么。”

众学生:又将怀疑对象打了一顿

“当时我越想越气,其他同学都只被偷了30元,为什么就我丢的钱最多?”看着一旁的小王,小于很是不忿。他回忆道,“家法”过后,他和另外一名好朋友趁着晚自习后,又将小王拉到校门口附近,暴打一顿。“我踢了他两脚,我觉得虽然没有证据,但肯定是他干的。”小于说道。

校方:施暴学生被年级记过

对于这起升级为暴力级别的事件,该学校第一时间找来学生双方家长。小于被处以年级记过的处分,小于的家长也被请到学校,学校要求他们把小于带回家进行再教育。

心理专家:“家法”是初中生树立威信的一种手段

为何现在的初中生流行暴力“家法”呢?佛山辅仁心理咨询师王爱民认为,这是90后初中生“树立威信”的一种手段。王爱民表示,几乎每个孩子在潜意识中都希望树立自己的威信,而90后的学生表现得更加明显。他认为,以前的学校管制较严,现在学校更注重维护学生的个性,这也导致了90后学生更愿意通过一些方式来展现自己。

小于班上的“家法”,其实就是他们树立威信的一种方式,虽然他拿不出小王偷钱的证据,但希望让同伴肯定自己的威信。像小于这样的“校园风雨人物”,就找个好欺负、不会反抗的同学“下手”,呼朋唤友指认小王是偷钱者。“找到参与‘家法’的同伴越多,他越有成就感。”

王爱民表示,大部分参与的同学其实也不在乎究竟是不是小王偷钱,只是不希望自己脱离群体,希望用参与的方式获得小团体的认可。 初中生树立威信的形式有很多,不局限于“家法”这一类别。王爱民认为,要妥善解决这些事情,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一个也不能少。“单纯谴责是无用的,初中生自己浑然不知类似‘家法’的做法是错误的,学校和家长要认识这点,科学地引导孩子通过别的健康方式树立威信,家长更不能只是一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小孩。”


登录查看大图
登录/注册后可查看大图
 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